News information
“你們看,這些都是我6年前種的樹,現在長得比我還高?!崩先藵M臉笑容地指著一棵榕樹說道。坐在這棵樹下,老人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種樹情緣。
老人名叫張常書,今年83歲,是重慶人。1965年從江西農業大學畢業后,他一直從事農業科技工作直到退休,將自己獻給了生態農業和生態綠化,對綠水青山有著特別的青春情懷。
2015年底,張老與妻子趙玉來到防城港,入住在港口區北部灣大道的一個小區內?!拔覀円乙粋€風景好、環境好、氣候好的地方來養生養老。跑遍全國各地后選擇了防城港,這里有山有海,氣候宜人,很不錯!”
入住小區后,張老發現小區周邊海堤的綠化建設還未完善,堤上無樹。他查閱了相關政策法規,了解到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38次會議作出《關于動員全市開展在城區認建認種認養綠地和林木活動的決定》,倡導全市社會各界積極行動起來,綠化美化防城港,把防城港建設成為山川秀美、碧海藍天的生態海濱城市。
“要保護生態海堤,不種樹不行!”有了依據,張老決定自掏腰包種樹,力所能及地綠化海堤。在紅沙環生態海堤至陽光海岸沙灘上,通過扦插的方式,先后種植榕樹、三角梅等樹苗800多棵。
對于張老來說,種樹是一種習慣,一種生活,更是一種精神。張老居住的小區隔著海,對面是月亮島。由于歷史原因,月亮島一直處于荒蕪狀態。張老說:“我當時心想,這么好的一座島嶼,海繞著山,山在海中,如果綠化了會有多漂亮?!?/span>
遠望月亮島,山體被樹木點綴得綠意盎然。
在一次家庭聚餐上,張老滿心歡喜地將這個想法告訴家人?!澳昙o大了,爬山種樹身體可吃不消?!逼拮于w玉第一個反對,子女也紛紛勸他放棄。
“我現在身體很好,爬山也是鍛煉身體的一種方式,種樹是一件有意義的事?!睆埨先詧猿肿约旱南敕?,并且很快行動起來,親自開車到欽州、南寧購買樹苗。張老的堅持和行動讓趙玉轉變了想法,她決定全心支持丈夫,跟他一起上島種樹。
2016年12月12日,天剛蒙蒙亮,夫妻倆就起床出發,前往月亮島。島上荒草叢生,張老拿著工具在前面開路,趙玉則背著松樹苗緊跟其后。挖坑、填土、踩實、澆水……雖然是冬天,但他們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濕透?!袄哿司驮匦菹?,午餐是水和饅頭,下山時天已經黑了?!睆埨险f,連續幾天,他們種下250棵松樹。
從那以后,張老多次上島,憑借自己的專業知識,為樹苗澆水、施肥、除草、修枝。張老說,后因發生火災,部分松樹被燒毀,他又補種了3次。幾年間,老人累計上山100多次,其中艱辛可想而知。
“盡管吃了不少苦,但是收獲也不少?!痹趶埨系木暮亲o下,如今島上的松樹已有2-3米高,遠望山峰上已形成一片新的景色。
不少人為張老堅持種樹的行為點贊,稱他為“綠色衛士”。張老說,種樹的時候,有些路過的市民會熱心幫忙,讓他感到十分欣慰。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行動感召更多人重視綠化,加入到義務植樹的行列中來。
多年來,張老不僅堅持為港城添綠,還十分關注城市綠化建設問題。他寫過多篇生態綠化論文,把關于綠化和生態環境的建議形成文字報告,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,為守護港城的綠水青山獻計獻策,為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“張老累嗎?值得嗎?”面對記者的詢問,張常書老人爽朗地說:“習總書記說,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我83歲了,身體好,精神好,心態好,這都是種樹給我帶來的好處。只要身體允許,我會一直種下去!”
來源| 防城港市新聞網
采寫| 李雪妮 黃艷芳
編輯| 丁 蕾 覃銀華(見習)
校對| 覃銀華(見習)何莉東(實習生)
審核| 廖 凌
值班編委| 張海旭
防城港日報社全媒體出品